預防透過性行為傳染桿菌性痢疾
104 年 4 月 13 日初版
一、什麼是桿菌性痢疾?
(一)桿菌性痢疾是由志賀氏桿菌所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傳染力強,
只要 10-100 個細菌就可致病。
(二)在自來水不普及或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特別容易引起流
行,污染的飲水或食物也常引起地區性大規模的流行。
二、桿菌性痢疾是怎樣傳染的?
(一)桿菌性痢疾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播,吃到或喝到被志賀氏桿菌
污染的水或食物,即有可能遭受感染。
(二)手部接觸到帶菌者的糞便後,如果沒有澈底清潔雙手,可能經
由雙手再接觸食物或口部而間接感染。
(三)依據國外文獻資料顯示,經由同性或異性間肛吻、肛交、口陰
交等性行為,可能提高感染桿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
A 型肝炎)等腸道疾病傳播之風險。
三、感染桿菌性痢疾會怎麼樣?
(一)桿菌性痢疾的潛伏期通常為 1~3 天,有時長達 7 天。
(二)桿菌性痢疾的症狀包括:腹瀉、伴隨發燒、噁心、嘔吐、腹部
絞痛及裏急後重(想拉拉不出的感覺)。患者糞便中會出現血
跡、黏液或膿,約三分之一患者有水樣腹瀉。
四、 怎樣預防桿菌性痢疾感染?
(一)不生飲不生食:食物及飲用水應澈底煮熟、煮沸後食用才安
全,外出旅遊建議喝瓶裝水。
(二)注意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或接觸食物前正確洗手的習
慣。廚房工作人員、醫、護、托育人員特別應注意經常洗手的
動作。
五、 健康叮嚀:
近年陸續有國家發現透過不安全性行為感染桿菌性痢疾,疾病
管制署傳染病監視資料發現,國內自 2015 年初亦發現類似案件有增
加的情形。疾病管制署籲請注意,並提供預防建議如下:
(一)維持單一性伴侶或減少性伴侶數量。
(二)避免肛吻、肛交、口陰交等不安全性行為;或採取適當的防護,
避免口腔與陰道或肛門的直接接觸,例如覆蓋食物的塑膠保鮮
膜,是可以使用的口交隔絕物。
(三)注意個人衛生,任何形式的性接觸後,都應使用肥皂和清水洗
手,尤其是在準備食物或用餐之前。
(四)桿菌性痢疾可使用抗生素治療,不但可以減緩病程,並可降低
疾病傳播的風險。如有出現疑似桿菌性痢疾的症狀,請儘速就
醫接受治療,並配合衛生單位疫情調查,以維護伴侶的健康。
(五)腹瀉症狀緩解後,仍可能具有感染力,至少一週內勿發生性行
為。
疾病管制署桿菌性痢疾衛教之連結網址:
http://www.cdc.gov.tw/home/Shigellosis
資料來源:http://www.cd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