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傳染病包含多種疾病:梅毒、愛滋病、淋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腫(lymphogranuloma venereum)又稱第四性病、腹溝肉芽腫等。
在這一節我們只講到梅毒和愛滋病兩種性傳染疾病的檢驗,因為這兩種病常沒有症狀但是會傳染給別人,其他疾病常有明顯的症狀,感染者會找醫師診治或者在理學檢查時就會被發現,不必在健康檢查的血液項目裡面。(愛滋病在本文包含帶原者)
性行為是人類的本能,從前因社會道德規範或禁忌而多有所迴避,少有公開化討論,所以一般大眾有關性行為的事項都躲躲閃閃,也包括性病在內。近來因為社會觀念的進步,有關性行為的認知,性行為的正面性教育和討論的公開化是一種好現象,但是另一方面,雖然並跟上述事實沒有因果關係,但是對於性開放的錯誤認知導致性氾濫造成社會上的性亂象,已經快回到近乎文明文化黎明以前的原始社會形態,也就跟著引起性病的蔓延,再加上八零年代初期興起的愛滋病一發不可收拾,到2004年全球感染愛滋病毒的人已快達到四千萬人,給全人類帶來空前的危機,雖然醫療界全力在做應變,但是還看不到有效的結果。
所謂性病是因性行為所帶來傳染疾病,沒有錯,但是可不要忘記性傳染病在沒有性行為時也會傳染,愛滋病(包含帶原者)則除了性行為外,也可以從HIV(Human immunodeficiendy virus;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檢查陽性母親在懷孕期間、生產過程中和喂母奶時經由母親傳染給嬰兒;也會從共用針頭(如靜脈毒癮者和沒有完全消毒的針頭),及沒有經過愛滋病篩檢的血液的輸血而傳染。梅毒也可以由感染梅毒的懷孕母親傳染先天性梅毒給嬰兒,孕婦若染上梅毒,造成的缺陷可是「重大畸型兒」。
梅毒和愛滋病都有沒有症狀的時期,所以目的在為看起來健康的人所做的健康檢查時是絕不可忽略的檢查項目。
還有一件事要特別注意。最常用的VDRL (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法梅毒檢查有時候會有偽陽性的結果出現,這樣結果會導致夫妻間的嚴重誤會、離婚甚至會演變到把胎兒拿掉的悲劇,因此如有這樣的結果出現時須冷靜處理,要跟醫師細心檢討數據的效值以及使用更正確的檢驗法再做確認檢查,絕不可輕易就相信,而導致悲劇的發生。請參考下面有關檢查法的說明。
梅毒 (Syphilis):
是一種世界各國都有的性傳染病,自於1943年盤你西林發明後,有一段時期感染的病患減少很多,但之後又有一段時期的流行,自1990年後感染的病患減少,但仍沒有辦法根絕。
根據傳染期程和傳染性之有無,梅毒分為早期及晚期梅毒。「早期梅毒」指感染後兩年內之時期,包括「初期梅毒」、「二期梅毒」、「復發性梅毒」以及「早期潛伏性梅毒」,早期梅毒的傳染性比較強。罹患梅毒超過兩年,通常傳染性會變弱,這個時期叫做「晚期梅毒」,也就是「三期梅毒,包括「晚期潛伏性梅毒」,以及心臟血管性及神經性梅毒。
「初期梅毒」: 平常感染後 二~四星期(平均二十天)有時候會更久(十星期)在接觸感染的地方會出現小潰瘍,是不痛的。 開始時是丘疹,不久就變為潰瘍,大多是單一的病灶,但有時候是多數的。潰瘍的界限分明,表面看來是肉紅色的糜爛,不容易出血,邊界及底部有浸潤化而看來有些硬硬的感覺,觸摸時之感覺好像是在皮下有一個鈕扣狀的東西,所以叫做硬性下疳,沒有壓痛感,但壓時會有透明的滲出液溢出,溢出液含大量之梅毒螺旋菌,所以傳染性極高。隨硬性下疳的出現,不久局部的淋巴腺就腫起來。硬性下疳多發生在男性陰莖上的任何部位,女性則多發生於陰部,但也可能生於身體任何部位。假如硬性下疳併發其他細菌感染,則下疳本身及淋巴腺腫可能會痛或有壓痛感。下疳如果發生在生殖器則淋巴腺腫多為兩側性,病灶如發生在非生殖器上則淋巴腺腫只發生在單側。如病灶只發生於子宮頸或直腸,淋巴腺腫因發生於深部而不容易摸得到。縱使沒有治療,硬性下疳經幾個星期後,會自動癒合而消失不見,從硬性下疳出現後 四 ~ 八週下疳會逐漸消失。
「二期梅毒」:自感染後六~十四星期進入二期梅毒,這時梅毒螺旋菌已從淋巴腺進入血液並散播在全身,以致全身組織器官全受影響,並會出現全身性症狀,包括頭痛、倦怠、噁心、發燒、體重減輕,肌肉、骨骼及關節疼痛,尤其在晚上厲害。皮疹是二期梅毒最常見之症狀,通常試全身對稱性,大多無自覺症狀,會出現在手掌及足蹠,開始時皮疹晦暗不明顯,稍後就變成非常突顯。皮疹之形態包括斑疹、丘疹、脫屑性丘疹及膿,而黏膜斑點是在黏膜所造成的表淺性之潰瘍,常見於口腔、鼻腔及陰道,甚至胃部也曾有報導。 全身性淋巴腺腫也是二期梅毒常見症狀之一。腫大之淋巴腺各自分立不互相融合,沒有壓痛,多發生在鼠蹊、頸部、枕部、腋部及上髁部之淋巴腺。 二期梅毒時神經系統也常被侵犯,但症狀輕微不明顯,主要為頭痛、嘔吐及視乳頭水腫等,而腦脊髓液則呈現抗體反應,蛋白及細胞增多。二期梅毒症狀經過數週到一年長短不定之時期會自動消失,而進入潛伏性梅毒期。 在這段時期內,復發性皮疹及黏膜病灶可能再度出現,造成復發性梅毒。
「潛伏性梅毒」: 潛伏性梅毒指的是梅毒進入完全無臨床症狀的時期,可分為「早期潛伏性梅毒及「晚期潛伏性梅毒。早期潛伏性梅毒是感染後兩年內之無症狀期病患,但仍會傳染給別人;晚期潛伏性梅毒是指感染超過兩年之無症狀期,很少會傳染。 潛伏性梅毒之診斷端賴過去病史,以及陽性梅毒血清反應。 這類病人雖然並無臨床症狀,但體內仍有梅毒螺旋菌存在,對身體組織器官仍有破壞性。
「三期梅毒」: 屬晚期梅毒,三期梅毒通常發生於感染後三到七年,不少病患未曾經過一期或二期梅毒就進入三期梅毒。
「梅毒腫」:多在皮膚、上表皮組織以及骨骼肌肉組織。皮膚梅毒腫有三種表現,即結節型、乾癬樣型及表皮下梅毒腫。
「心臟血管性梅毒」:
抗生素未發明以前,長期追蹤檢查1,000名未經治療之梅毒病患,約10%會演變心臟血管病變,病發後10~20年發生。男性患者多於女性,黑種人又較白種人容易發病,其病變主要是主動脈炎、冠狀動脈入口狹窄、動脈瘤等。
「神經性梅毒」:約有10%沒有治療的梅毒病患在感染後10~30年發生神經性梅毒。男性患者多於女性,而白種人較黑種人容易得病。神經性梅毒分為無症狀之神經性梅毒、腦膜血管性梅毒以及腦實質性梅毒。無症狀之神經性梅毒在臨床上無任何表徵,只有梅毒血清及腦骨髓液檢查異常。腦膜血管性梅毒常在感染後五年發病,臨床表現多變化,依侵犯部位分為腦性、週邊神經性、及腦脊髓性病變。臨床上有頭痛、煩躁不安、複視、記憶力消退、神情面貌淡漠、癲癇、小便失禁、半身不遂等。腦實質性梅毒則分精神錯亂性全身癱瘓及脊髓癆。
「先天性梅毒」:感染梅毒的母親所生的嬰兒會感染先天性梅毒。
愛滋病(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HIV):
愛滋病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疾病所以在本文只做簡單的說明。愛滋病毒(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的俗稱。現在知道有兩型的愛滋病毒,HIV-1和HIV-2。HIV-1是在大多數國家中愛滋病的主要病因,HIV-2主要是分布在西非的國家。愛滋病是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的末期表現。人類感染HIV-1病毒後90% 以上的感染者會在10-12年內發病成為愛滋病,感染HIV-2就很少。
愛滋病毒會破壞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的 "CD4 細胞." (也叫做 T-helper cells),而這種細胞是幫助人類對抗感染和疾病的源頭,因此當人體內沒有這一種細胞時就無法抵抗外來的侵略者,會感染平常不會發病的種種感染症,而免疫系統是掌管全身性防備機制,所以體內也就會發生很嚴重的不利於健康的種種變化一天比一天衰弱下去,而最後是只有走向死亡一條路(有關免疫請參考第二章人體的生理和構造)。
健康人可能從沒有做完整防備的性行為,共用牙刷、針頭、注射筒,靜脈毒癮者,刺青、穿耳朵、輸血、開刀等感染愛滋病毒,而帶原母親會在懷胎、生產過程及餵奶時把愛滋病毒傳染給嬰兒。經過輸血中心的血液都已經經過篩檢所以應該是安全的,但是早期沒有經過篩檢的血液或血液製劑就有感染的可能性。不過感染愛滋病毒後有一段時間因為還沒有產生對病毒的抗體而無法檢查出來(叫做空窗期),但是血液中已有病毒,所以這時的血液是會感染的。空窗期是感染愛滋病毒後六 ~ 七星期之間,但也有長達長達十二個月個月的,隨著檢驗方式的進步,空窗期已可以縮短到一 ~ 二星期。
現在愛滋病的診斷依據定為 HIV 的檢驗( 抗體 、 抗原 或病毒培養等)呈陽性反應加上 (1) CD4 淋巴球數少於 200 個 / 毫升, (2) 出現某些特定的伺機性感染、神經系統病症或腫瘤如: 念珠菌症 (Candidiasis)、卡波西氏肉瘤 (Kaposi's Sarcoma)、 勃克氏淋巴瘤 (Burkitt's lymphoma) 、巨細胞病毒症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
(甲)梅毒檢查
梅毒檢驗有兩種:兩種檢查結果配合解釋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一)STS (Serological Test for Syphilis) 梅毒血清檢查。
以脂質 (Cardiolipin) 做為抗原的檢查法,有幾種方法,常用的方法為
1. VDRL (Vi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凝集法
在感染後約4 ~ 6週或初期症狀出現後1 ~ 3週變成陽性,在第二期梅毒常維持高效值 ( > 1:32) ,但在晚期梅毒時則常呈示低效值 ( < 1:4) 甚至變成陰性。因為是生理性抗原,因此常在非梅毒疾病時也呈示「偽陽性」,如膠原病(結締組織病),傳染性單核症,傳染性心內膜炎,其他病毒性感染症,高齡,懷孕及HIV 陽性時都可能成偽陽性反應。治療後效值的下降緩慢。
2. RPR (Rapid Plasma Reagin) 凝集法
血清效值比VDRL高。自動化檢驗常用此法。
(二)TP (Treponema palidum) 梅毒螺旋體檢查。
以TP(梅毒螺旋體,致梅毒的病原體)做為抗原的檢查法。
1) FTA-ABS (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 ABSorbtion) 法。
測定血清中的,會與死TP有反應的抗體的方法。是一種相當敏感且準確的測定梅毒感染的方法,可以用來區別上面所講的VDRL法的偽陽性,所以STS反應陽性時,必須用本法來做確認。當治療有效後,效值也會慢慢下降,但治癒後也可能一輩子呈陽性。
2) TPHA (Treponema Palidum HemAgglutination) 法。
這個檢驗法有跟上法同樣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只是感染後變為陽性的時間比較晚,但對梅毒的檢驗有特異性,但要效價在1:80以上才有意義,梅毒病人的TPHA效值常在1280或2560以上。
(乙)人體免疫缺乏病毒 (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檢驗
測定是否感染HIV的檢驗。感染HIV數月到數年後會引起愛滋病(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後天性免疫缺乏症後群)的症狀發作。 感染HIV病毒數週到數月後,在血清中會出現HIV的抗體,因此檢查此抗體的存在就可以知道是否感染HIV。
1) anti-HIV test(HIV-抗體試驗):是利用酵素免疫分析法 (EIA, Enzyme ImmunoAssay) 測定。敏感度和特異性高,但當陽性時應該再做WB試驗做確定。給輸血用的血液做血液篩檢時,只要有anti-HIV陽性,就排除做為輸血用。
2) Western Blot test (WB, 西方墨點試驗)法:是做為確定感染HIV的試驗。 anti-HIV陽性時,須再做WB試驗,如果WB也是陽性時,則大致可以確定是感染HIV。
愛滋病毒檢驗,除了抽血檢驗外還可以用檢驗唾液篩檢的方法,唾液篩檢不必抽血但只能做愛滋病毒的檢驗不能做梅毒檢查,雖然敏感度高但特異性較低,假陽性的機會多,如果陽性時還是要抽血做進一步確認檢查。
資料來源:http://olddoc.tmu.edu.tw/
附加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