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相關訊息
專業觀點/帶狀疱疹用藥 黃金期3到5天
發佈日期:2015/05/16
2015-05-15 02:35:38 聯合報 整理/記者張嘉芳
帶狀疱疹(俗稱皮蛇)跟水痘其實是同一種病毒,感染水痘後,即使治癒,病毒仍會潛藏在背部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低下時,病毒就會發作,主要症狀是起水泡和神經痛。
這位讀者同時感染細菌性毛囊炎及帶狀疱疹,確實跟身體勞累、長期睡眠不足,又要忙工作及照顧孩子,導致免疫力低下有關。
通常細菌性毛囊炎就像長青春痘,熬夜、太累、壓力大等因素,容易細菌感染出現毛囊炎。
一般治療方式是用抗細菌藥物,包括藥膏及抗生素等,其中抗生素不一定需口服,外用塗抹方式也有效,它可預防傷口感染所引起的蜂窩性組織炎,例如有一種台語俗稱為「疔仔子」的皮膚病,就容易產生蜂窩性組織炎。
帶狀疱疹雖會引起劇烈的神經痛症狀,但得過水痘也不見得一定會發作,如果帶狀疱疹真的發作,根據統計,通常一輩子平均發作一次,大部分患者也不需要自費服用抗病毒藥物,一般多採取支持性療法,醫師會視情況給予止痛藥或傷口痛、神經痛等緩解藥物,神經痛症狀約一個月可改善。
不過,如果帶狀疱疹長在頭、臉、頸部或生殖器等特定部位,或本身屬於免疫不全或免疫力較差的癌症病患,這時健保可給付抗病毒藥物。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抗病毒藥物最好在帶狀疱疹發病的3到5天內才有效,以免病毒已被活化,此時服藥恐緩不濟急。
也有民眾選擇自費約6000元施打帶狀疱疹疫苗,可預防因抵抗力差而發作,對於免疫力較差的老人、癌症病友、免疫不全的愛滋病患等族群,為避免發病,不妨可考慮接種疫苗。
諮詢/台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陳志強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story/7266/902994
註:疱疹病毒分第一型與第二型,第二型疱疹病毒為性行為傳染,建議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