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疾病簡介

狂犬病 (rabies) 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這種疾病絕大部分都是經由帶病毒動物咬傷後,病毒經由傷口感染人體。一旦發病後,致死率幾近100%。因該病有恐水的臨床特徵,又稱「恐水病」。人、家畜與野生動物等絕大部分溫血動物都有感受性。如能於動物咬傷後及時就醫,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可以大幅降低發病的風險。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屬於彈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該科有三個屬會感染動物,包括麗沙病毒屬(Lyssavirus,也有翻譯成狂犬病病毒屬)、水泡病毒屬 (Vesiculovirus)、流行熱病毒屬 (Ephemerovirus )。狂犬病病毒是麗沙病毒屬的第一血清型,第二至六型被稱為「狂犬病相關病毒」,目前只在非洲和歐洲被發現。

病毒外型呈子彈狀,是一種單股RNA具套膜病毒,外表有許多G蛋白刺突 (spikes),為細胞吸附工具與中和性抗原,N核蛋白也是中和性抗原。

狂犬病病毒對溫度敏感,加熱100℃( 2分鐘),60℃(30分鐘)或40℃( 2小時),均可使病毒失去活性。同時,病毒對陽光、紫外線也敏感。化學劑如福馬林、消毒酒精、乙醚等均可殺死病毒。

Rabies在拉丁文的字義是瘋狂,lyssa則為希臘文瘋狂的意思。歷史上對狂犬病最早的記載出現於西元前23世紀巴比倫的漢摩拉比法典,20世紀前傷口燒炙一直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1885年巴斯德發明疫苗之後,才有比較有效的預防與治療。19世紀美國引進打獵用的狐狸,導致美國出現動物的流行。